比特币如何发行的?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最初由日本人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没有特定的发行机构,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这一规则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干扰。依靠一套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逐步将比特币发行出去。比特币系统相当于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每个区块就是这个账本中的一页。比特币网络通过“挖矿”来生成新的比特币。
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比特币网络会自动调整数学问题的难度,系统自动生成比特币作为奖励激励旷工参与记账,每十分钟全体旷工一起计算一道问题,形象地说,这个过程就像做抢答题——很多人同时使用这个程序的过程中。最先算出答案的旷工就获得记一页帐的权利。记账完成后,他将自动获得一定量的比特币。这就是新增比特币的发行过程。不过,参与“挖矿”的人数越来越多,解开“密码箱”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由于全球“矿工”算力的加大,导致比特币的生产难度也随之增加,而要成功生成数据块,就需要矿工需要找到那个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确的哈希值,没有捷径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过程就是计算机随机hash碰撞的过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币。这样就增加了节点支持该网络的激励,并在没有中央集权机构发行货币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将电子货币分配到流通领域的一种方法”以及“如果某笔交易的输出值小于输入值,那么差额就是交易费,该交易费将被增加到该区块的激励中”。
也就是说第一批比特币可被视为“创世纪”比特币,它被创造出来之后进行流通,后续比特币通过验证“创世纪”比特币参与的交易产生,再加入流通渠道,产生滚雪球效应,从而使得比特币越来越多。但是比特币无法永远增加,新币的产生速度也是预先设定的,根据中本聪的设计,最开始每记一次账奖励50个比特币,每记21万页账(也就是21万个区块,大约需要4年),记账的奖励就会减少一半,直到大约2140年,比特币将无法细分。至此比特币发行完毕,总量2100万。
换句话说,比特币系统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通过编码来抵御通胀,并防止他人对这些代码进行破坏。比特币类似于一座已经探明储量的“矿山”,由于这种稀缺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矿工加入挖矿的行列,等到这座“矿山”开发完毕,世界上的比特币只能依靠交易来流动。所以挖矿要趁早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