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监管现状(最新进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节选自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云峰在钛坦白第52期在线课的分享。点击链接,注册成为钛媒体Pro专业版用户,可以免费参与钛坦白在线课,与钛客直接交流,并查看丰富的专业数据和信息:
http://www.tmtpost.com/pro
数字货币的监管现状
从法律上讲数字货币跟通常意义上的法币有着本质的区别。
按照最经典的教科书定义货币通常有五个属性——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而数字货币,一方面它是基于对一个软件程序的描述,另一方面它也是代码学里面的一个科目,另外它又在一些国家具备了一些支付能力,最近发生的勒索病毒事件当中黑客就直接索要比特币,这就更凸现了它的价值。
就目前市场上发生的ICO项目来看,还是以筹集比特币为主。世界上有好几个国家已经给予了比特币法律合法地位。我们国家对于比特币的第一份正式文件是2013年12月3号央行联合四部委发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当时比特币从2010年起浪涨到了7000多人民币,达到了一个历史高位,高层认为风险相对比较大。这个文件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明确界定它不是货币,尤其不是法币,不具备有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
第二次是在2014年的3月份,发了通知之后比特币价格迅速回落,这跟2016年12月份的情况特别相似,但到了3月份之后依然有非常大的交易量,当时央行就再补充发了一个通知,是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限制。
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是比特币走向相对比较平稳的阶段。2014年之后,我们迎来了P2P的野蛮生长,比特币这个科目被冷落到一边。2015年是股市的大起大落,2016年又带来了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年,所以说在这时期比特币是相对比较平静的,价格运行也比较平稳。
但是到了2016年下半年,比特币在12月份又涨到了8000多人民币,于是央行在元月份的时候就约谈了比特币交易的三大平台,比特币随着监管层的行动又迅速的几天之内回落到了4000多人民币。
接着从这个起点一直到前段时间比特币上涨到32000人民币,这是一个大的浪潮,在这中间就带起来了ICO。随着ICO的不断兴起,融资规模不断增大,参与人数迅速的上涨,各大媒体和官方机构都在行动,央行也在进行调研开会。
在8月24号国务院又发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第15条第二款就提到了以发行虚拟货币为名义筹集资金的行为,如果违反了国家许可和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启动行政调查,这是对ICO行政监管的明确信号。这类似于2013年的P2P,当时在2016年8月24号网贷暂行办法出台后之后网贷就获得了证明。
我们希望随着《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变成条例颁布实施,能有一些关于ICO的详细规制。因为在我们国家目前的这些环境当中,尤其是这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型科目,要么是“法无明文禁止皆可为”,野蛮生长。要么一股脑出了问题,影响了财产权或人身权等,造成了社会不稳定。
坊间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但这个条例的出台,我们认为是对创新型科目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目的利好,它在这两者之间插入了一个行政监管的措施,也就是行政调查。
ICO的发展现状
这张是网络上的统计表,区块链项目在2016年的时候融资额还很低,只有3.31亿美金。
项目数量
众筹规模
这两张统计图来自上个月在贵阳召开的ICO的全球大会上国务院计算机应急中心吴主任发布的《ICO发展报告》。从这个报告来看有两个数据上升的非常明显,一个是项目的数量,另外一个是融资的规模,融资规模折合成人民币已经达到了26亿人民币。而今年7月19号到8月19号这一个月的融资数字我们保守估计可能早已经突破了上半年的26亿人民币额度了。
如何运作一次ICO?
-
运作一次ICO的步骤
第一,区块链技术公司首先要制作一份关于ICO的项目白皮书,然后在众筹平台或者其他的一些媒体上发布;
第二,投资者看到白皮书就会获知它所披露的币种,如果说没有这种币种可以用现金或者其他的币种在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上兑换,之后他可以通过众筹平台把币投给或者贡献给区块链技术公司;
第三,区块链技术公司发行代币,以价格核算的方式兑换给投资人,这样区块链技术公司就获得了所筹的币,而投资者获得了代币;
第四,兵分两路,第一路区块链的技术公司获得了筹到的币之后进行了募集登记,进行分配结算,然后再使用。而投资人相对比较简单,基本上大多数的代币都是进行到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有增值也有代币破发的情形,所以我们要提醒广大朋友们来注意这里面风险还是蛮大的。有个别的代币暂时不上二级市场的,你持有是作为一种工具在项目落地时进行使用。
-
项目白皮书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白皮书都有,有写得非常高大上的,也有写得非常难懂的。审查白皮书应该具备的要素还是必须要具备:
第一,发起人的信息。当然现在通行的做法就是在像瑞士一些对于ICO项目比较支持的国家注册一个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然后基金会作为发起人委托国内的项目承担团队进行实施。这里面要求对发起人以及委托团队进行介绍。
第二,技术介绍。我们认为比较正规的ICO项目应该对于底层区块链技术进行概念证明,对技术架构、技术路线、开源进度等方面进行披露,对应用场景做出描述。
第三,资产的创设与分配。比如说计划筹集的币种、数量、计划用途、分配方案,包括对token的性能介绍,兑换方式。还有募集失败的处理机制也要做出披露。
第四,第三方服务机构。我们非常赞同对ICO项目进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介入,比如说法律合规和财务规范、财务审计、技术评估。ICO项目大家也知道风险非常高,包括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等等,第三方机构也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提示和披露。
第五,代币性质的界定。这也是隔离风险的一种方式,有些白皮书不是特别界定的精准,这很容易引起权益证明,股权证明,或者是股权和收益甚至交易凭证的混合。我们认为目前的法律环境和背景之下,就代币的性质把它界定于一个与股权资金回报等没有关联的交易凭证最好。